产品中心PRODUCT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正丁酸
正丁酸
在售品牌:齐鲁石化、德国OQ
咨询电话:13127152600(同V)
正丁酸(n-Butyric acid)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,其化学结构为 CH₃CH₂CH₂COOH,CAS 号为 107-92-6。以下从性质、生产、应用、安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:
一、物理化学性质
- 外观与气味:无色透明液体,具有强烈的腐臭气味,类似变质黄油或奶酪的味道。
- 分子式与分子量:C₄H₈O₂,分子量 88.11。
- 物理常数:
- 熔点:-7.9℃
- 沸点:163.5℃
- 密度:0.96 g/cm³(25℃)
- 闪点:76.7℃(闭杯)
- 溶解性:易溶于水、乙醇、乙醚等有机溶剂,可随水蒸气挥发。
- 化学特性:属于饱和脂肪酸,具有羧酸的典型反应,如与碱中和生成丁酸盐,与醇酯化生成丁酸酯。
二、生产方法
-
正丁醛氧化法以正丁醛为原料,在过渡金属催化剂(如钴、锰盐)作用下,通入空气或氧气氧化生成正丁酸。反应温度控制在 55-60℃,产物经精馏提纯后纯度可达 95% 以上。该工艺路线简单、收率高,是工业上的主流方法。
-
丙烯羰基化法丙烯与合成气(CO 和 H₂)在催化剂(如铑 - 膦络合物)作用下生成丁醛,再进一步氧化为正丁酸。此方法需高压条件,投资较大,且易产生副产物异丁酸,目前已逐渐被正丁醛氧化法取代。
-
生物发酵法利用丁酸菌(如 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)发酵糖类或 CO₂,生成正丁酸。例如,CO₂发酵法在常温常压下通过厌氧细菌合成丁酸,具有环保优势,但产率较低,后处理复杂,尚未大规模工业化。
三、应用领域
-
食品与香料工业
- 作为食用香料,用于调配黄油、奶酪、水果等风味,是我国 GB 2760 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。
- 丁酸酯类(如丁酸乙酯、丁酸丁酯)具有水果香气,广泛用于饮料、糖果、烘焙食品。
-
医药领域
- 用于合成维生素 B₂衍生物(如核黄素四丁酸酯)、γ- 氨基丁酸(GABA)等药物中间体。
- 其钙盐可作为药物增溶剂,利用其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大的特性。
-
化工与材料
- 生产丁酸纤维素,用于制造耐热、耐光的涂料、塑料薄膜和模塑制品。
- 作为乳化剂、杀菌剂和萃取剂,应用于皮革鞣制、金属加工等行业。
-
其他用途
- 在农业中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,或用于制备杀虫剂。
- 作为有机合成原料,用于生产丁酸酐、丁酰氯等化工产品。
四、安全与储存
-
危险性
- 腐蚀性:对皮肤、眼睛和呼吸道有强刺激性,接触后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。
- 可燃性:闪点较高(76.7℃),但蒸气与空气混合仍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需远离火源和氧化剂。
- 环境危害:对水生生物有毒,应避免泄漏至水体。
-
储存条件
- 密封储存于阴凉、通风处,远离热源和明火,避免阳光直射。
- 与强碱、强氧化剂、活性金属(如钠、钾)分开存放,防止发生剧烈反应。
- 采用耐腐蚀的容器(如塑料桶或内衬树脂的金属桶)包装,符合 UN 2820(危险类别 8)的运输要求。
-
操作防护
- 操作人员需佩戴耐酸碱手套、防护眼镜和呼吸器,避免直接接触。
- 工作场所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,如砂土、干粉灭火器等。
五、行业标准与法规
- 食品添加剂标准:中国国家标准 GB 1886.121-2015 规定了正丁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。
- 职业接触限值:前苏联规定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 10 mg/m³,居民区大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 0.015 mg/m³(昼夜均值)。
- 运输与包装:按危险化学品运输,UN 编号 2820,包装类别 Ⅲ 类,需张贴 “腐蚀品” 标签。
六、市场与发展趋势
- 市场需求:正丁酸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香料、医药和化工领域。随着环保意识提升,生物发酵法生产正丁酸逐渐受到关注,但其成本较高,短期内仍以化学合成为主。
- 技术创新:研究聚焦于提高生物发酵法的产率和经济性,以及开发更高效的催化剂以优化化学合成工艺。
- 下游应用拓展:丁酸酯类在香精香料、涂料等领域的需求增长,推动正丁酸市场持续发展。
总结
正丁酸是一种多功能的有机化工原料,其生产以正丁醛氧化法为主,应用覆盖食品、医药、材料等多个领域。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,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,以确保其高效利用和环境安全。随着技术进步,生物发酵法有望在未来实现规模化应用,进一步拓展其市场潜力。